一、典型案例
案例一:“钓鱼贷款”骗局
诈骗分子伪装成银行或持牌金融机构,通过“超低利率”“闪电放款”等话术吸引急需资金者。其典型特征包括:要求预先支付“手续费”“保证金”等费用,诱导下载仿冒APP,套取银行卡信息等资金账户关键信息。
案例二:“退保理财”骗局
不法中介以“全额退保”“高收益置换”为诱饵,诱导消费者退保正规保险产品,转而投资所谓的“高回报理财项目”。这些项目多为非法集资或庞氏骗局,最终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。
案例三:“征信修复”骗局
诈骗团伙声称可以“修复不良征信”“消除信用污点”,收取高额服务费后,要么销声匿迹,要么通过伪造文件等非法手段操作,不仅无法解决问题,反而会加重当事人的征信问题,甚至涉嫌违法。
案例四:“贷款包装”骗局
非法中介承诺通过“美化资质”“伪造材料”等方式帮助获取贷款。此类行为不仅收取高额服务费,更会让贷款申请人面临骗贷的法律风险,严重影响个人信用记录。
案例五:“虚假理赔”骗局
不法分子冒充保险理赔专员,以“快速赔付”“特殊通道”为名,要求支付“加急费”或索要敏感个人信息,最终目的都是盗取资金。
二、案例提示
Tip1 贷款业务要认准持牌机构
· 选择银行或持有金融许可证的正规金融机构
· 警惕“零抵押”“超低息”“秒批”等夸大宣传
· 坚决拒绝放款前支付任何名目的费用
Tip2 保险理财需专业指导
· 退保、理财等应通过保险公司官方渠道办理
· 警惕“内部渠道”“保本高收益”等话术
· 购买理财产品要核实销售资质和产品备案信息
Tip3 征信管理要依法合规
· 征信记录无法通过付费方式人为修改
· 信用修复应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咨询解决
· 任何收费“修复征信”均涉嫌诈骗
Tip4 贷款申请要诚信守法
· 如实提供真实申请材料
· 拒绝“包装资质”“伪造流水”等非法手段
· 避免因骗贷承担法律责任
Tip5 保险理赔要走正规流程
· 直接联系保险公司官方客服
· 不向陌生人透露保单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
· 警惕“快速理赔”“内部操作”等说辞
三、防骗小贴士
金融安全无小事,防范诈骗要牢记。温馨提醒您:
1. 定期关注金融机构发布的风险提示;
2. 妥善保管个人金融信息;
3. 遇到可疑情况拨打银行客服核实;
4. 发现诈骗行为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让我们共筑金融安全防线,守护美好生活!
(素材来源: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