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升农村金融供给 需要银行创新实践
日期:2017-09-06 16:51:33   打印

 央行新近发布的《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(2016)》称,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健全,服务覆盖面明显扩大,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,为促进“三农”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  数据显示,我国自2007年创立涉农贷款统计以来,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累计增长361.7%,9年间平均年增速为18.8%。涉农贷款余额从2007年末的6.1万亿元增加至2016年末的28.2万亿元,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从22%提高至26.5%。

  值得关注的是,国家高度重视发挥金融在服务“三农”中的核心作用,而推动金融创新成为主攻方向之一。可以看到,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力量,近年来,商业银行不断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,稳妥有序推进“两权”抵押贷款试点落地见效;金融扶贫更加突出精准性和有效性;金融科技手段的应用,有效推动了普惠金融发展,金融服务可得性、覆盖率和满意度不断提升。

  不过,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,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区域发展不平衡,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供给难以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,供求失配相对严重,农村金融服务的广度与深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

  从另一方面看,尽管我国农村的经济总量并不大,但地区经济增速非常迅速,增长空间很大。特别是在当前工业企业亮点难寻的情况下,农村经济已成为金融机构关注的新增长点。

  需要指出的是,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供给、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效,需要新思路、新实践。下一步,银行业如何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,进一步破解“两权”抵押操作上面临的困境;如何针对普惠金融发展痛点,有效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瓶颈;如何进一步改善服务方式和手段,创新机制、精准施策,为深度贫困地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提供有力金融支撑——所有这些,既是当前亟待探索解决的课题,也是银行业未来实现经营转型需要考量的重要方面。




分享: